精密鑄造壓鑄鑄造說起熔模精密鑄造的澆口功能,我們可以這樣分,比如:排蠟、導流,補縮。但是實際上大家在設計時是如何操作的,各有不同,這就是每個人所做的出發(fā)點不一樣。
熔模不銹鋼鑄造,碳鋼鑄造基本上是以中小件為主,小到幾克,大到幾公斤,而且它的澆注系統(tǒng)與砂型鑄造相對來說,簡單得多。
比如:我們平時所用的精密鑄造基本上都是直棒形,門字形或者一字形。不像砂型鑄造的澆道,澆口杯,直澆道,橫澆道,溢流窩,內澆口,排氣槽等等。但是,它同砂型鑄造所要實現(xiàn)的目的是一樣的,也是要獲得優(yōu)質的鑄件。因此,相對來說,壓鑄鑄造的澆注系統(tǒng)要比砂型鑄造的澆道要困難一些。但是,不管怎么樣,該完成的事情一點也不能差。因此,在熔模鑄造澆注系統(tǒng)設計時必須上心。這個心包括:仔細和認真。
俗話說得好,三思而后行,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鑄件澆注系統(tǒng)設計。由于熔模鑄造澆道大多數(shù)是已經設計好了,工程師剩下來的工作只是把自己用澆口和澆道連接起來。雖然看起來似乎簡單,實際上還是要精心考慮。為什么這么說?因為鑄件的澆口的功能。前面說了,導流,不僅要導金屬流,還要導蠟流以及補縮。這里我要強調一點,大多數(shù)人可能忘了還有一點,擋渣以及排氣。這也是熔模鑄造澆口的一個重要功能。因為熔模鑄造澆注系統(tǒng)自身原因,擋渣的功能80%可能要由內澆口完成。(這個數(shù)據(jù)是我自己預估的,沒有依據(jù),只是說明重要性)排氣可以另外設計排氣槽,但是如果能夠兩者兼顧,當然求之不得。所以,澆口的位置以及形狀就顯得相對的重要。
澆口的位置一般設在鑄件的熱節(jié)部位,這個沒有多大異議。主要是兼顧排氣。可能設計的時候就要多動一下腦筋。
我主要想說一下澆口的形狀。我們工廠有很多人設計澆口不喜歡用帶斜度的澆口。當然有它的原因。在模具上帶斜度澆口會導致模具結構復雜,而且可能會有出模困難的危險。既影響效率還容易使蠟件變形,所以干脆使用不帶斜度的澆口。這樣的澆口既補縮不好,而且不帶擋渣,所以不是好的澆口設計。擋渣功能的實現(xiàn)要通過兩種辦法:1.慢速,流程長;2.通過流道截面積的變化。第一種方案適合于砂型鑄造,第二種設計適合熔模鑄造。因此,使用有補縮功能,又有擋渣功能的有斜度澆口是熔模精密鑄造的最好選擇。 當然,阻流也就是截面積變化的地方最好是圓滑過渡,減少料流對型腔的沖擊,減少夾砂缺陷的幾率。